• 济南哪里可以放生蝎子,
  • 河南哪里能放生鲤鱼,千
  • 重庆放生黑鱼在哪里,重

佛法修行
您的当前位置:放生修福网站 > 佛法修行 >

探求无量寿经的第四大愿:一场深入解读与神秘探索

2024-04-05 08:55

四十八大愿第四讲

好了,请看第十三个愿望 "寿命和佛一样长" 如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,我就不成佛"。那么这个愿就是我们的定心丸。西方极乐世界很好,西方极乐世界很庄严,西方极乐世界能给我们安乐,但我们去西方极乐世界是想做阿弥陀佛的学生--做弟子,在那里我们可以一生成佛。所以,为了满足这两个条件,法身菩萨必须发无量寿的愿。如果你的寿命不是无量,而是有限,那么对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轮回的众生来说,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众生内心不安。比如,你们的寿命有限: 我不知道你还能活多久,如果我真的很用心地念佛,一旦我去那里拜访,你已经涅槃了,那我该怎么办呢?我好不容易来了,你却不在,我就会在世间进进出出,那我在哪个世间才能找到佛呢?那我就不安心了。所以,这个愿望所表达的意思,你可以放心:只要你来念佛,我就在这里,我的寿命是无量无边的。

那么,不仅佛陀的寿命无量,而且所有往生者的寿命都与佛陀相同。你不觉得这让我们很欣慰吗?我们人生五大福中的第一大福就是长寿;所有宗教都追求永生。所有宗教都追求长生不老。很多道士勤修仙道,只是为了追求更长的寿命。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自然就能得到佛祖的无量寿,这不是很划算吗?你看,我们在这里很难活到一百岁,一百岁已经成了稀罕物。

那么,这么长的寿命也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心灵安宁--我们有时间广修一切法门。你看,现在我们的寿命很短,面对七千卷《大藏经》,我们觉得很困难。华严经》只是龙树菩萨诵读的一部小品文。诵小本是因为我们世间众生寿命短,心量小,他只能受持小本,中本、大本不是我们能受持的--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偈颂,这个偈颂有这么多。我们想象龙宫太大,一看就头晕:这么多书,我什么时候才能读完?还没读完一小部分,书就没了,想读也读不完了--阎王不让读: "你的寿命已到,你必须离开"

那你想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发愿--"法门无边 "的誓愿,为了众生要学尽一切法门。你说,我们怎么能在一粒微尘中学完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佛经呢?他需要长寿的保证。在这里,我们学习无量法门的誓愿只是一粒种子,在这里是做不到的。所以,如果我们有无量寿,我们的德行、智慧、修行就会很安心:反正我们有无量寿,我就会做得更好,不会被四魔折磨。四魔之一就是死魔,一旦死亡来临,如果不是证得佛忍的圣人,还在轮回之中,处于分别子宫的黑暗、分别阴间的迷惑之中,以前的修行都忘得一干二净,连自己的身份都不知道了。有很多大修行者,来世可能会造恶业:得到一点财富、一点文学,就会迷惑颠倒。所以,无量寿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。法藏菩萨知道,众生内心都渴望得到这种无量寿,这也是菩萨道自利利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。因此,他发出了这样的愿望好了,让我们再念一遍下面的经文。"我若成佛,国中声闻可量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,皆成业识,百千劫中总计,知数者不成正觉。我若成佛,则我国天人寿命无量,自在修行,不为所愿;我若不成佛,则不能得正觉。如果我成佛了,那么这个国家的天人,哪怕是那些听过恶名的天人,也不会得到正觉。若我成佛,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称我名,我亦不成正觉。若我成佛,十方众生信乐愿生我国,乃至念佛十念,若不生者,亦不成正觉。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。若我成佛,十方众生发菩提心,修诸功德,恳切愿生我国,临命终时好,就从这一段开始。第十四愿是 "声闻人愿"。"若我成佛时,生地藏菩萨声闻众中......" "声闻人 "即四果声闻阿罗汉,这个声闻人包括缘觉。"他们的数量无从计算,即使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都有辟支佛的神力,这些人一起用十万劫的时间来计算极乐世界有多少声闻人,也不可能全部计算出来。如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,我就不成佛"。好了,看看这个愿,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法界,他不说菩萨的数量,先说声闻的数量,声闻的数量这么多,菩萨的数量就更多了。声闻人数这么多,菩萨人数就更多了。这些声闻人也说明,其他世界的定性声闻人只要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也是可以往生的。这个 "闻声者",一方面说明了往生他方世界者的身份,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往生极乐世界者断惑的程度。如果他们破除了困难众生是声闻,非常困难,尤其是定性声闻,他非常执着--增上慢。增上慢 "指的就是这些定性声闻。当他破除见惑和思惑,证得真正的涅槃时,他的增上慢会想:"我已经到家了,我已经证得涅槃了,我什么都不用学了。" 所以你看《法华经》里,舍利弗三次请求,释迦牟尼佛都不轻易说,最后准备说的时候,有五千声闻--增上慢人退席了。你说这是什么场面:佛陀要讲成佛之法时,五千声闻退席。这些人为什么退席呢?他想:"我不需要听这个法,我已经在家了,为什么还要听呢?还是赶紧找个地方修禅吧,别耽误我修行。"

西方极乐世界有那么多的声闻、缘觉,《无量寿经》后面说,初会的声闻有那么多。就是说初会的声闻、菩萨有这么多,那么这些声闻、菩萨、天人在十劫中有多少会,就无从计算了。由此可见,西方极乐世界是多么广阔。声闻无以计数,天人无以计数,菩萨无以计数,那么多众生去了,那个地方有多大?会不会很拥挤?就像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 60 亿,地球拥挤了,要实行计划生育。甚至有人说,来了这么多人,怎么办?不如来一场战争,消灭一批人。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这样,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人间,法藏菩萨敢于发这个愿:他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,让所有的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能够容纳他们。这是不可思议的,这就是所谓的法界无碍事功德。

好,请看下面的第十五愿 "寿命长短随愿"。"若我成佛,生我刹土的天人寿命无量"。与前一句相呼应,这与佛的寿命相同,都是无量寿。"除本愿外,自在修短" 这是什么意思呢?意思是即使寿命无量,也要尊重众生的自由意志。他不想在西方极乐世界待那么久,他想在其他世界做一些事情,这必须是预先设定好的。你不能说你的寿命很长,你只能在我无量寿里呆在这里,如果你呆在其他地方,你就不行,那就有制约了。如果有限制,就不是大自由了,就不是很尊重众生的自由意志了。所以,这是你看到的,是经过非常慎重考虑的。法身菩萨发愿:如果你愿意在这里无量世,你就在这里无量世;如果你想离开极乐世界,到其他世界去,也可以,实现你因地的本愿,你也可以有自由。"修炼 "就是成长。如果你想变长,你可以变长;如果你想变短,意味着你想离开,那也没关系:你可以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自在,由以下因素决定所以,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大自由、大平等、尊重每个人自由意志的世界。由此,我们看到了一种政治文明:不能用群体的价值来压制个人的尊严和价值。一部好的社会法典一定是充分承认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的,它构成了一部高度文明的法典。这种政治文明的要素--尊重每个个体--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好了,第十六愿,"国无恶名" "若我成佛时,生在我刹土的天人,在西方极乐世界不闻不善名号。如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,那么我就不会成佛。" 不善名号,比如有六根不具的人--这个人是瞎子,这个人是驼背,有女人的名字,有三恶道的名字--畜生、地狱、饿鬼,还有各种非常丑陋的名字:这些都不能听。不仅没有事实,甚至连听都听不到。仔细想想,达摩菩萨真是大慈大悲,对往生的人真是关怀备至。他为什么要发这个愿呢?就是因为这个 "名",这个 "名 "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引发了一些东西。为什么众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见闻觉知,就能生起念佛、念法、念僧的心呢?这就是善名。

如果我们听到一个 "不善 "的名字,就会引发我们的贪嗔痴。那么这个活人--这个天人--恰好有贪、嗔、痴,他的烦恼和习气还没有断。当你听到这些名字时,就会引发这种烦恼、习气。比如,你的淫欲习气没有断,天天看美女,天天听美女的声音,那你就麻烦了,这些都是障道的大因缘。由此可见,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到了极点:外部环境没有诱惑,没有陷阱。即使我们有烦恼、有习气,但外无因缘,因缘分离,种子不具备活动的条件。所以,外在环境的清净也有助于我们内在环境的清净。

相比之下,我们这个萨哈世界之所以修行难,就是因为我们自身有很多烦恼的种子,再加上外部环境特别恶劣,都是以为名:打开报纸、杂志、网络,都是杀盗淫妄,宣扬淫秽色情。看看那些扑面而来的广告,无一不在引发我们的贪欲:什么海滨别墅,什么高档家具,什么名牌西服。都是:你看了觉得很好,再看又觉得缺钱,赶紧去赚点钱吧。就是这些广告很麻烦,我看这些广告不是说 "我说 "什么什么,都是怎么让你追求 "精致 "生活,"享受 "生活。所以,两土相比,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好的道场。在这个世界上,还是呆在寺院里好,我现在都不敢出差了,到外面去,一下机场、一下火车,就有这些符号、广告、声音,把我们内心很多不好的东西都带出来了。所有这些东西--绝大多数都不是好东西,那么你认为我们该如何修道呢?这非常困难。

好了,第十七愿,"诸佛称我名号,赞叹我功德" "如果我成佛后,十方无量世界的无量诸佛 都会称扬赞叹我的名号功德。如果这一愿望不能实现,我就不会成佛。" 为什么阿弥陀佛在法界中最有名呢?就源于这一愿。法藏菩萨为什么要发这个愿呢?如果法藏菩萨去策划一个企业,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策划人。企业策划,就是 "我有一个产品要出来了,我怎么把这个产品卖出去--你得让大家知道这个产品!所以,很多公司在产品问世之前,都不会先花大价钱做广告、搞宣传。一个好的产品,如果人们不知道,那不是没有用吗?那么,达摩菩萨就知道宣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的重要性,知道宣传极乐世界殊胜的必要性。但由谁来宣传呢?如果自己宣传,会被人嘲笑,说是自吹自擂,不符合佛教精神。怎么能天天说 "我很厉害,我很慈悲,我很有功德 "呢?你不能这么说。但为了众生,不得不说。因为佛陀是无我的,当他说自己的这些功德时,都不是自己的虚荣心,都没有任何利益,都是纯粹为了利益众生。在这里,也要善巧方便,所以要让十方诸佛来做宣传员。这个宣传的概念说得太俗了,勉强说这是让他做宣传名号功德的宣传员吧。你要找声闻、菩萨不圆满,你菩萨宣传了,人家说:"你怎么知道?" 菩萨虽然对众生有很高的威信,但并不是最高的。公信力最高的是佛,所以最好让佛来宣传。那么诸佛就愿意宣传,因为四十八大愿最适合十方诸佛。每一尊佛都是无我的,所以只要能利益众生,大家都会去宣传。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不断推出阿弥陀佛的原因。他不会想:"这是我主持的刹土,这些弟子都是我座下的弟子。我怎样才能介绍其他佛呢?把我的弟子都吸引到西方极乐世界来,我岂不是一个都没有了?" 后来释迦牟尼佛他也有了净土。但是因为这个愿力的传达,十方诸佛都法喜充满,自然愿意做阿弥陀佛名号的传播者。所以《阿弥陀经》和《无量寿经》都开示十方诸佛说 正因为如此,这个世界上,无论男女老少,人人都知道阿弥陀佛。即使是《西游记》,似乎也有点诋毁佛教,有点唱衰佛教--你看唐僧多无能,悟空还是孙子,八戒还是猪八戒,沙和尚听起来就是 "杀和尚"--要杀和尚,这些东西似乎都是 "杀和尚"--要杀和尚。听起来就像 "杀和尚"--杀和尚,这些都是不好的名字。但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结尾,说唐僧取经,因为大鼋的缘故--唐僧忘了问如来佛祖--又把他弄到水里去了,结果把经典弄湿了,湿了就在太阳底下晒太阳,一阵风吹来,把经书卷走了,孙悟空来不及多想,就把经书卷走了。孙悟空没办法,赶紧捞一把,捞了一角经书--抓在手里,其他的都没了,抓在手里打开一看。"啊!"孙悟空大叫一声: 阿弥陀佛。最后拿来 "阿弥陀佛 "一看,还不错:大王六字真经,包罗万象。所以你看,即使这《西游记》还是没有跳出这个愿力的境界,还是 "阿弥陀佛"。

解子摇着破扇子,最后唱起了 "南无阿弥陀佛",孩子们跟着他妩媚地唱起来,依然是 "南无阿弥陀佛"。这难道不奇妙吗?很多人不知道有释迦牟尼佛,却知道有阿弥陀佛。这不是很奇怪吗?当地的佛不为人所知,但妇女和儿童却知道十万亿佛陀之外的阿弥陀佛。这都是因为十方诸佛不断宣扬阿弥陀佛的名号,在十方众生的内心深处有这样一种深厚的种子,有这样一种文化积淀。即使是从未听说过佛教、从未修行过佛教的人,在害怕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叫一声 "阿弥陀佛"。这难道不奇怪吗?一个非常奇怪、无法解释的现象,居然在这一愿中得到了解释。佛法自然就是这样。--2009年8月,大安法师在东林寺第二届净土文化培训班上的开示

探求无量寿经的第四大愿:一场深入解读与神秘探索


参考资料